序號
|
課程題目
|
主講人
|
時長
|
1
|
新時代中國綠色發展之路(上)
|
牛鳳瑞
|
43
|
2
|
新時代中國綠色發展之路(下)
|
牛鳳瑞
|
46
|
3
|
強化環保督察,守護碧水藍天(上)
|
常紀文
|
54
|
4
|
強化環保督察,守護碧水藍天(下)
|
常紀文
|
48
|
5
|
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、留住綠水青山――解讀《關于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》(上)
|
宋豫秦
|
42
|
6
|
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、留住綠水青山――解讀《關于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》(下)
|
宋豫秦
|
48
|
7
|
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實踐: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與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實踐創新基地建設(上)
|
宋豫秦
|
45
|
8
|
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實踐: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與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實踐創新基地建設(下)
|
宋豫秦
|
51
|
9
|
改革完善生態環境管理制度,加強自然生態空間用途管制(上)
|
張惠遠
|
55
|
10
|
改革完善生態環境管理制度,加強自然生態空間用途管制(下)
|
張惠遠
|
39
|
11
|
《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》解讀(上)
|
於方
|
45
|
12
|
《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》解讀(下)
|
於方
|
60
|
13
|
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難點及對策――《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規定(試行)》解讀(上)
|
周慶西
|
36
|
14
|
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難點及對策――《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規定(試行)》解讀(中)
|
周慶西
|
32
|
15
|
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難點及對策――《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規定(試行)》解讀(下)
|
周慶西
|
39
|
16
|
完善綠色消費的制度設計,擴大生態產品的有效和優質供給(上)
|
周宏春
|
39
|
17
|
完善綠色消費的制度設計,擴大生態產品的有效和優質供給(中)
|
周宏春
|
37
|
18
|
完善綠色消費的制度設計,擴大生態產品的有效和優質供給(下)
|
周宏春
|
43
|
19
|
綠色之路――中國經濟綠色發展報告2018
|
石敏俊
|
45
|
20
|
統籌生態保護與恢復工程,推進區域生態保護與恢復(上)
|
何萍
|
45
|
21
|
統籌生態保護與恢復工程,推進區域生態保護與恢復(下)
|
何萍
|
49
|
22
|
“城市雙修” 推動城市轉型發展――《關于加強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工作的指導意見》解讀(上)
|
俞孔堅
|
53
|
23
|
“城市雙修” 推動城市轉型發展――《關于加強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工作的指導意見》解讀(中)
|
俞孔堅
|
48
|
24
|
“城市雙修” 推動城市轉型發展――《關于加強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工作的指導意見》解讀(下)
|
俞孔堅
|
43
|
25
|
加強農村生態治理,打造美麗宜居鄉村(上)
|
于法穩
|
41
|
26
|
加強農村生態治理,打造美麗宜居鄉村(中)
|
于法穩
|
31
|
27
|
加強農村生態治理,打造美麗宜居鄉村(下)
|
于法穩
|
44
|
28
|
穩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,推進“廁所革命”(上)
|
于法穩
|
43
|
29
|
穩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,推進“廁所革命”(下)
|
于法穩
|
52
|
30
|
生態文明視角下的中國特色國家公園體制建設(上)
|
雷光春
|
36
|
31
|
生態文明視角下的中國特色國家公園體制建設(下)
|
雷光春
|
38
|
32
|
我國工業固廢資源綜合利用產業政策與市場情況報告
|
馬榮
|
40
|
33
|
環境保護督察的實效與典型案例解讀(上)
|
常紀文
|
36
|
34
|
環境保護督察的實效與典型案例解讀(中)
|
常紀文
|
42
|
35
|
環境保護督察的實效與典型案例解讀(下)
|
常紀文
|
36
|
36
|
智慧環保,精準治污――生態環保大數據服務平臺(上)
|
劉銳
|
48
|
37
|
智慧環保,精準治污――生態環保大數據服務平臺(下)
|
劉銳
|
48
|
38
|
全面推行河長制,綠色發展河長治
|
鞠茂森
|
40
|
39
|
山地流域生態景觀設計的理念、思路和方法
|
汪傳躍
|
39
|
40
|
《“十三五”生態環境保護規劃》解讀(上)
|
鄒驥
|
41
|
41
|
《“十三五”生態環境保護規劃》解讀(中)
|
鄒驥
|
35
|
42
|
《“十三五”生態環境保護規劃》解讀(下)
|
鄒驥
|
45
|
43
|
《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解讀:為土壤“刮毒療傷”(上)
|
廖曉勇
|
46
|
44
|
《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解讀:為土壤“刮毒療傷”(下)
|
廖曉勇
|
43
|
45
|
我國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近況評估及面臨的治理挑戰(上)
|
王躍思
|
56
|
46
|
我國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近況評估及面臨的治理挑戰(下)
|
王躍思
|
47
|
47
|
我國流域水污染治理技術路線及河長制(下)
|
于會彬
|
55
|
48
|
我國流域水污染治理技術路線與河長制(上)
|
于會彬
|
57
|
49
|
環保產業變革與產業生態
|
傅濤
|
32
|
50
|
環境保護的黨政同責問題(上)
|
常紀文
|
34
|
51
|
環境保護的黨政同責問題(中)
|
常紀文
|
31
|
52
|
環境保護的黨政同責問題(下)
|
常紀文
|
37
|
53
|
《關于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意見》解讀(上)
|
劉通
|
50
|
54
|
《關于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意見》解讀(下)
|
劉通
|
52
|
55
|
生態文明建設與考核評價方法(上)
|
宋豫秦
|
50
|
56
|
生態文明建設與考核評價方法(下)
|
宋豫秦
|
44
|
57
|
創新投資運營機制,培育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市場主體(上)
|
鄒驥
|
45
|
58
|
創新投資運營機制,培育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市場主體(中)
|
鄒驥
|
33
|
59
|
創新投資運營機制,培育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市場主體(下)
|
鄒驥
|
31
|
60
|
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(上)
|
王學軍
|
50
|
61
|
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(下)
|
王學軍
|
47
|
62
|
改變北方建筑供暖模式,緩解冬季霧霾現象
|
江億
|
40
|
63
|
“垃圾圍城”破解方略(上)
|
徐海云
|
57
|
64
|
“垃圾圍城”破解方略(下)
|
徐海云
|
49
|
65
|
水生態文明―思考與行動
|
石秋池
|
34
|
66
|
創新驅動飲用水安全保障技術的綠色發展
|
候立安
|
40
|
67
|
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,逐步完善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(上)
|
周宏春
|
33
|
68
|
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,逐步完善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(中)
|
周宏春
|
42
|
69
|
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,逐步完善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(下)
|
周宏春
|
43
|
70
|
綠色示范工廠與永續發展(上)
|
周宏春
|
37
|
71
|
綠色示范工廠與永續發展(中)
|
周宏春
|
33
|
72
|
綠色示范工廠與永續發展(下)
|
周宏春
|
42
|
73
|
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
|
朱生鳳
|
48
|
74
|
建設新時代高質量能源發展體系
|
王震
|
38
|
75
|
現代能源經濟體系、權衡抉擇與能源“不可能三角”
|
鄭新業
|
70
|